研究顯示臭氧層正逐漸恢復,而且恢復的速度超乎預期。

科學家在80年代發現人造化合物CFCs會破壞臭氧層後,各國政府隨即簽訂『蒙特羅公約』以抑制這些氣體的排放。如今,在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依然存在,2005年的臭氧洞甚至是歷年來最大的,範圍達兩千四百萬平方公里,幾乎是整個北美洲的大小。雖然南極臭氧洞持續出現,好消息是其他地區的臭氧層似乎正在復原中。在過去九年間,全球臭氧量一直維持穩定。目前科學家好奇的是,臭氧濃度的恢復該歸功於『蒙特羅公約』的效果,還是其他未知的過程?

由於CFCs並非唯一會影響臭氧層的因素,要釐清真正的原因並不容易。科學家認為最近幾年臭氧濃度的趨勢變化約有一半應歸功於CFCs的減量。其他可能的因素尚有太陽黑子的活動,火山活動及某些天氣現象等。

總之,不管是什麼原因,如果這個趨勢繼續下去,全球臭氧層應該會在 2030 到 2070 年間恢復到80年代的濃度。幸運的話,也許南極臭氧洞也會復原。



心得:不要小看人類對大自然的影響,善惡在一念間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celeave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