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的眼睛會溼溼的呢?洋蔥!都是因為洋蔥嗎?

喔,不,是因為幸福,因為幸福的三丁目。

在遙遠的西元1953,昭和33年,東京的三丁目裡,有一個小小的鈴木修車廠,一個開雜貨店的二流小說家,和很多忙碌來去的人們。賣菸的歐巴桑喝著最流行的可樂,幫忙照顧大家健康的是小孩稱為惡魔的宅間醫生,東京鐵塔正在興建中,時間是二次大戰十年後,一切正在復甦。故事開始在小綠從鄉下到都市工作,幻想著自己進入大公司當秘書,結果是進入鈴木修車廠修車;一天到晚被退稿的小說家茶川,在一次酒醉後答應收養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小孩,結果意外發現小孩居然是他的忠實讀者。很多溫馨的生活片段於是展開。

在那個年代裡,沒有電腦,沒有手機,沒有冰箱和電視機,小孩的遊戲場是大街,玩具是紙飛機和紙棒球,但人們仍有滿足的笑容。那些場景,和台灣早期的模樣很相似,衣服補了又補,車子像廢鐵一樣鐺鐺作響,小孩子拿了零用錢,買兩顆糖果或是抽個獎就很開心。街坊鄰居都是熟識的人,一件買電視的事可以轟動整個三丁目,讓大家一起聚精會神的集合起來看電視。那種看電視的情緒自然也是不同的,因為大家聚在一起,為電視裡的人物加油的氣氛,和獨自一個人悶在家裡只剩下情緒的獨白,心境差很多。

電影裡有一些手法和比喻很特別。例如,有些地方他特別用了電腦動畫處理,讓場景看來有魔幻寫實的意味。有一幕鈴木先生發脾氣,他就把鈴木處理的像攻擊世貿大樓的金剛一樣,孔武有力且具破壞性;又有一幕孩子在看同學的小說,他就讓場景進入小說中,讓大家將文字轉變為視覺印象。這樣的方式用在復古片中是很少見的,也因此這部片和一般的懷舊片比起來顯的更生動有趣,不至於掉入老調重彈的窠臼中。此外,還有一幕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,那就是鈴木的小孩和小說家領養的小孩一起失蹤了,大家又急又氣,等到小孩們走回家的時候,鈴木還來不及伸手打自己的小孩,小說家打小孩的聲音就先出現了,他一邊罵小孩:「你知道嗎?我跟你可是沒有血緣關係的。」一邊又讓周圍的人都感受到,事實上它比誰都在乎這個孩子。

影片裡類似的感動和驚喜還有很多,這也就是為什麼看完後會讓人真實的感受到被夕陽照的暖呼呼(片名:Always- Sunset on Third Street)。小說家最後籌了錢,鼓起勇氣要去找居酒屋的女老闆求婚,女老闆打開戒指盒,發現裡面是空的,小說家告訴她,他現在只買的起盒子,以後他一定會買盒子裡面的東西給他。女老闆拿起無形的戒指,放在燈光下仔細的看,那一刻,我突然感覺到這個戒指的光芒勝過任何鑽戒。我明白了,任何物質上的追逐有多麼空虛,幸福的來源,只因為那一顆心。

一切,都是因為愛,所以再怎麼陰暗的背景,都亮起來了;因為有盼望,所以再怎麼辛苦的日子,也都可以以幸福為歌曲,快樂的吟唱起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celeave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