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人說,當他在十年前第一次踏上倫敦地鐵站時,嚇得不知所措,因為複雜的網路讓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。十年後的我第一次踏上倫敦地鐵站,內心一點恐懼都沒有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熟悉和親切,因為各式各樣的路線,像極了台北的捷運。

這是倫敦地鐵路線圖,總共有11線,有人形容跟台灣的7-11一樣密集。


地鐵票的買法有很多種。首先,要注意自己要到的地點位在第幾區,倫敦一共分為六區,市中心為第一區,機場為第六區,買錯區段出站可是要補票的。此外,還有分單程票、當日來回票以及旅遊卡。對旅行者來說,買旅遊卡是最划算的。旅遊卡又可分為一天、三天、七天,長期還有一個月以上,持票者可以在期限內於旅行卡通行的區域(就是看你買了第幾區到第幾區的票)無限次搭乘地鐵和公車,就算你搭錯車迷了路也不用害怕,因為搭車感覺像免費。我們買的是七天旅遊卡,範圍是1~2區,票價英鎊22元,每天在倫敦逛來逛去,搭了很多地鐵和公車,算一算很便宜呢。而且當我們要去搭船遊泰唔士河,出示旅遊卡,還有打折,真是太划算了!

地鐵車廂裡的長相。


早上搭地鐵的人明顯比搭公車的人多很多,可能是因為不會塞車的原因吧。還有,早上的地鐵車廂裡很安靜,大家幾乎都不講話(這樣顯的我們很聒噪阿~)不是靜靜發呆,就是看地鐵報。(這份報紙好像是不用錢的,大家可以在地鐵站拿,也有人看完就放在座位上,不過英國人啊~給葉子碎碎唸一下吧,報紙看完要折好放著,不要隨便亂丟在座位上,會給人家帶來困擾喔~)

不同的地鐵站有不同的風貌,例如以福爾摩斯著名的"貝克街"地鐵站,牆上就有很多偵探的圖案,還有不同線的地鐵,車廂的新舊也不大一樣。一條條地鐵通道像一根根圓滾滾的管子一樣,車子就在裡面跑,難怪英國的地鐵叫做tube(或underground),真是越看越像呢。大一點的地鐵站因為交會的地鐵線多,有時通道也像迷宮一樣要走老半天,還好英文課我有乖乖上,看到"way out"就知道這是出口方向,跟著走就不怕走丟啦~

搭過地鐵和公車後,我們的結論是:搭公車比較好。也許因為是觀光客,感覺搭公車可以欣賞沿路風景,又不用在地底下鑽來鑽去走很久,加上地鐵站中沒有空調(可能有,但是不強),讓人覺得有點悶,所以搭公車比搭地鐵好(這當然是在沒有時間壓力下的狀況)。

p.s 到達倫敦這幾天,剛好遇到倫敦地鐵爆炸滿一週年。我們有路過當時爆炸的車站,外觀已經修復的看不出任何痕跡了,只是想到當時的恐懼,恐怖份子,和全球的戰亂頻仍,不免有些感傷了。也祈禱世界和平,每個人能放下心中的歧見,共同創造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大同世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celeave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